脫歐公投了的三年後,英國經濟依然穩定,外資更加熱絡
脫歐雖是政治性的決定,但對英國司法、社會等多方面均有深刻的影響,而與外人關係最密切的可能是經濟上的外溢效果了。在脫歐公投後,經濟的變動透過金融市場最先反映,英鎊首先大貶,大眾與企業忙著調整、移動資產。不過,公投後迄今近3年,實體經濟依然穩定,脫歐對英國或歐盟的衝擊,不如官方預期的可怕。
英國3年前公投投歐後,2017年3月正式通知歐盟,原訂今年3月就要依歐盟條約向彼此說再見;但英國國會議員不僅未通過雙邊談判的協議,也封鎖了所有替代方案。因此,脫歐進程還在角力中;自2016年6月英國公投脫歐、當年年底勝選的美國總統川普大打貿易戰後,重大不確定性一直籠罩在全球上空,英美共同挑戰投資人的眼光與企業主的策略。
英鎊大貶股市大漲
經濟是流動的過程,新的機會經常伴隨新的威脅而行。英國脫歐公投後,英鎊相對美元的匯率一度下滑至31年低點。匯率的影響貫穿經濟各層面,英鎊大幅貶值。對外國人而言,英國商品有如突然打了七折、八折,節後大拍賣式的烘亂,反吸引外國資金湧入,不僅撐起倫敦的房地產,英企的海外投資獲利,在換算回英鎊後也創新高,更使股市在2017及2018年屢次創下歷史高點。
外國資金不僅湧進英國的房地產及金融市場,外來直接投資也持續提高。在英國脫歐談判的不確定情況下,2017年英國的外來直接投資增加約1,500億英鎊,累計部位達1.34兆英鎊,也是歷史最高,對外投資則增加近400億英鎊,累計部位為1.31兆英鎊。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這是有此項統計以來,首度外來投資大於對外投資部位。
外來投資持續湧入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美國對英國的直接投資部位,從2015年底的6,323億美元,上升至2016年底的6,860億美元,在2017年再成長至7,476億美元;而中國2017年在英國的投資,也依然是第一名,且占中國對歐盟投資的63%,2018年雖下滑至24%,仍為對歐盟投資的首位。外國直接投資可能受單一大案影響,因此歷年都有大幅波動,但相對便宜的英鎊,確實促成了幾件大併購案,而外來投資的累積,也成了穩定英國經濟心理面的正向因素。
英歐經濟影響可控
2016年第二季後,英國經濟的每季年增率均維持在1.3%以上,2017年後雖低於歐盟平均值,但今年第一季又有超乎預期的成長。而英國的失業率,則從2016年中的4.9%,再下降至2019年2月的3.9%,創下1975年後的最低失業率。歐盟的經濟成長率在2016、2017及2018年,則分別約為1.9%、2.5%、1.9%,失業率也逐漸下滑。
英國脫歐公投前後,產官學的研究報告,大都認定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將因與歐陸國家的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受到衝擊,且與歐盟的對峙可能兩敗俱傷。但經過近3年的發展,即使維持負面評價。不過,官方已下修負面效果。除了與歐盟談判後的合作關係,將影響雙方經濟,第三方也不能置之不理。對英國而言,脫歐後經濟規模約僅不含英國之歐盟的五分之一,談判力量可能較小,但可以不再受制歐盟整體利益,而以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和其他國家建立經貿關係,或是設定管制要求,並非全然有害。
經濟是流動的過程,一髮牽就全身動,大眾會隨之調整自己的需求。就像某些商品價格提高後,消費該商品的數量通常降低,不管是節衣縮食,或尋找替代品,整體的消費會改變。預測英國脫歐對經濟的影響也是一樣,未來轉變的不僅是英國和歐盟的關係,大眾與企業的行為也會調整。因此,比預期更低的衝擊並非難以想像。
英國至今還未真正脫歐,依然是歐盟會員,還在歐洲單一市場內,跨境貿易也沒有關稅。英國脫歐後的真正效果還未顯現,未來的波動,不會更低;只是對大多數人而言,混亂是災難,對少數人來說,混亂卻是發跡之路。
英國與台灣的經貿關係
雙邊投資:
投審會統計從1952年至2018年12月底,英國投資我國1,052案,投資金額共98億美元,占同期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1,669億美元(不含中資)5.9%;同期間經核備對英國投資有210案,累計金額32億美元,占我國對外投資1,387億美元(不含對中國投資1,823億美元)的2.3%。
貿易關係:
2018年英國是我國第17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約59億美元(占貿易總額0.95%),我國出口到英國39億美元(占總出口的1.15%),從英國進口20億美元(占總進口的0.73%)。
金融往來:
截至2018年9月30日,英國為我國銀行對外國債權餘額的第八大國家,本國銀行對英國債權的直接風險餘額為158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為106億美元。(「最終風險淨額」係指將外國債權依最終債務人及保證人的國別重新歸類後之國家別債權金額。)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財經週報
#脫歐 #英國脫歐 #英國經濟 #脫歐英國經濟 #英國外資 #英國台灣經貿關係 #英國置產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