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自然災害就像上演車輪戰一樣,接連發生在全球各地,造成生命財產的消逝,各方企業也蒙受其害,全球經濟損失不可計算。極端氣候就和灰犀牛問題一樣,正在蠶食鯨吞我們,即使各種預兆警訊已頻頻出現,依舊被大多數人輕視,直到災害發生,付出巨額的代價後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
氣候災害頻傳
今年二月,北美出現罕見的酷寒暴風席捲各州,打破多次低溫紀錄,就連以夏日酷暑為名的德州在寒風強襲下,氣溫驟降到-17℃。這場全國性的寒災還造成大規模停電,使美國與墨西哥有將近1000 萬居民和企業沒有電力可以使用,天然氣、石油價格在短期內暴漲,平均每小時就造成2 億美元的損失。
在這場世紀寒流結束沒多久後,六月份的超級熱浪緊接而來,超過 3/4 北美西部地區大乾旱,是美國監測乾旱二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位於內華達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的全美第一大水庫米德湖,蓄水量降至前所未聞的最低位,森林過度乾燥與高熱,引發超過82 起野火事件。
除了寒流、乾旱外,洪災和暴雨正同時在全球上演,亞洲、歐洲、澳洲無一倖免,僅一日的降雨量就超過當月的累積雨量,土地含水早已過飽和,使得土壤更加脆弱、山洪頻繁。據BBC 報導,西歐特大洪水沖垮了多個小鎮,已確認 143 人死亡,至少 1300 人下落不明,這些數字仍不斷增加當中。
然而不只如此,印度的北阿以德也受到暖化影響,冰湖層比往年更薄,最終潰決引發內陸洪水,斷裂的冰川甚至引發大面積的山崩,造成14 平方公里面積的災害,沿途沖毀發電站及住宅,導致上百名居民下落不明。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光是 2021 年的前六個月,因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已達到 420 億美元,但根據紀錄顯示,卻只有約 35% 的自然災害有保險支持,實際損失金額更龐大。隨著全球暖化更趨嚴重,未來自然災害出現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都會再增強,甚至在同一地區出現複合事件的機會也會增加。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可以免受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負面影響,在減緩氣候變化取得成效之前,人們必須要正視這些負面事件並將之視為未來生活常態。
全球經濟損失
隨著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對自然資源高度依賴的產業將受到第一線的衝擊,與此同時,基礎建設受損機率大幅提高,水壓力、熱壓力或是電氣能源一但無法穩定供應,企業將陷入被迫停運、原料供應鏈中斷和生產力下降等問題,經濟損失隨著貿易中斷擴及全球。
瑞士在保險公司曾進行了一項氣候變遷的壓力測試,挑選出占 90% 世界經濟活動的48個國家作為實驗對象,分析2050 年在四種不同的溫度升高情境下,氣候變化的持續作用對各國生產力造成的影響:
- 不採取任何緩解措施,使全球氣溫升高 3.2℃,全球 GDP 將損失 18.1%
- 僅採取部分舒緩措施,氣溫升高 2.6℃,全球 GDP 損失 13.9%
- 積極的執行緩解措施,氣溫升高 2℃,全球 GDP 損失 11.0%
- 當達到巴黎協定目標,即升溫低於 2℃,全球 GDP 損失可控制在 4.2%
從實驗結果來看,北半球的許多發達經濟體因握有更好的資源可以提前抵禦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包含有足夠能力負擔能源轉型成本和更環保的創新技術,然而即使如此,在貿易與消費活動上,不可避免的還是會受到他國情況影響,在勞工安全問題上也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對於人均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產生來說,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強,尤其是亞太地區和南美中地區,未來將更常出現乾旱情形,撇除勞動力和農業生產力會下降之外,仰賴大量水資源的製造工業也將出現警訊,屆時使這些國家出口的產品將出現供應缺口。更嚴重的是基礎建設老舊與不完善,使國家在面對災害時更顯脆弱,成為經濟上的一大破口。
企業現況,連迪士尼都是氣候受害者
氣候風險數據公司 FourTwentySeven 針對全球企業與氣候風險的綜合評估顯示,當前氣候風險最高的行業,包括製造業、基礎設施(公共事業、能源、交通)和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行業(食品、服飾)。
波多黎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藥品及醫療用品製造中心之一,包含 15 種全球知名的品牌藥和 13 種獨家藥品,卻處於不完善的電網風險中。2017 年九月,波多黎各接連受到兩個颶風重創,使全國陷入缺電危機,需花上至少四個月才可恢復電網,雖然部分工廠使用發電機勉強運作,柴油供給量卻無法支撐這麼久的時間,各大製造廠商每日都面臨著損失150 億美元風險。
2018 年七月,日本超大豪雨使岡山和廣島發生山體滑落事件,此二地點是日本許多關鍵部門的經濟活動中心,擁有汽車製造、消費電子、零售貿易等的生產設施。氣候災害造成路段坍塌、設備損毀、電氣停供,三菱汽車和馬自達汽車隨即停止工廠營運,直至災害過後,企業考量員工勤務安全選擇繼續關閉工廠,讓行業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
就連以服務業為宗的迪士尼樂園,都承認目前營運狀況已經受到熱壓力的影響,隨著顧客在戶外活動的舒適度下降,消費慾望也減少,如果迪士尼不能有效採冷卻措施,將影響未來吸引和留住訪客數量的能力。
投資人管理氣候風險的方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和監管機構向投資人建議將氣候風險納入投資考量,即使評估資產對氣候危害的風險暴露程度仍有一定難度,但隨著淨零碳目標的推動,已經有來自多達51 個國家,超過 10000 間企業願意主動揭露環境數據,包含Netflix、阿里巴巴集團、匯豐環球資產管理、Prada 等。
投資人可以從企業的供應鏈風險、營運風險和市場風險三大面向,思考目前的資產配置是否過度有過度集中在高氣候風險產業的傾向。
供應鏈風險針對企業主藥商品出口對象的風險和該企業行業對氣候敏感資源的依賴性;營運風險是基於各類型設施對颶風、颱風、海平面上升、洪水、極端高溫和缺水壓力的敏感性;市場風險則是只考慮該公司的銷售據點和該行業別在歷史上受到的氣候影響。
雖然投資人很難改變公司營運的決策,但可以藉由審視企業是否有做到氣候風險的管理與應對,選擇性的投資風險較低的資產,即使是在氣候風險高的地區(如沿海地區),也不必完全退出有利可圖的市場中。
小節
本篇提供了各式數據讓讀者可以直觀的了解目前全球氣候問題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力,不論你是企業的營運者或投資人,在面對氣候災害所帶來的影響時,不妨開始思考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怎樣才能避免即將到來的災難?然後進一步將這種想法轉化為行動。
在下篇,瑞閣將繼續討論氣候問題對房地產所帶來的影響。
Reference: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