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英國的房子怎麼這麼老

回想第一次踏上英國,自己住在一間舊式的維多利亞老房中,嘎嘎作響的木地板加上爛透了的隔音,即使是待在自己房間內也必須放輕手腳動作,深怕吵到鄰居,如果太晚回家,超過十點想要洗澡吹頭髮更是不能的事情了。

我以為的老房子原來只是個小寶寶

「這個房子根本就是危樓了!」當時我住在裡面不斷抱怨著老房子的缺點,隨著後來不斷的搬家,換了好幾個地方住才發現,原來在英國這樣的房子到處都是,仔細想想,在這樣一個古老的城市中,時間的軸度當然完全不一樣,英國房子的平均年齡可是高達 168 歲呢!

在國內,屋齡超過 30 年就實屬老屋的範疇,房子不但開始貶值,也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反觀英國,定義新房子與舊房子的分界線在二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 1939-1945),所有在二戰前就存在的房子才能夠被稱為舊房子,二戰後才興建的房子都是新房子。從數據來看,英國全國 2800 萬的房子中,有七成都興建早於 1980 年代前,所以屋齡不到 40 歲的房子在英國都才只是小寶寶的年紀!

由於英國地理位置不在地震帶上,也不受颱風等自然災害侵襲,幾乎不會受到多大的自然損害,大部分的老房子多用石磚、木頭建造,和位處地震帶的台灣完全不同,更遑論的房屋老化折舊問題。當房子老了、舊了,只要好好地整修維護,都不是問題,只有沒人住時才會造成它的破敗。

歷久彌新的魅力

老建築給人濃厚的歷史氛圍,除了外表的魅力,還具有一些形態上的優勢以及潛力,其中最大的魅力莫過於擁有更高的樓高空間,現在的房子為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與低碳排放量,標準樓高是 2.4 米,和傳統房的 3 米樓高相差甚多!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各國人都有偏好的租房口味,多數喜歡老房子的人都來自歐洲,西班牙人、法國人;而亞洲地區諸如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甚至俄羅斯人都更傾向住在又新又乾淨的現代公寓中。翻新後的老屋不但擁有傳統的外觀,更有現代化的配備,兩種風情都兼具的優勢更是受到大眾的喜愛。

屋齡的影響力

一般在買房子的時候,比起屋齡,買家更側重使用空間、屋況以及產權問題,屋齡多少反而不需要太在意,畢竟一個維護得當的百年住宅會比新式公寓更具價值。

唯一需要知道房產年齡的地方是幫房子進行保險的時候。年齡越大的房產越需要更多的金錢去維護,因此保險公司通常會要求你提供房產的建造日期,你可以到英國土地登記局 (HM Land Registry) 申請註冊紀錄,地方政府也可能有保留最初的建造許可副本。假設你還沒完成購買,賣方提供的財產訊息表中可能有相關資訊。

英國的老房子數量是全歐洲最多的,走在路上看起來很普通的民宅都有可能是被羅列為二級古蹟的房子,這些有形的文化資產不但早已融入了現代的生活,還吸納不同的美學與文化,讓整個城市充盈著活力與不可複製的魅力。

開頭提到英國老房子通常會有隔音問題存在,但拉回到國內的居住經驗探討,夜晚的聲音傳播總是特別明顯,樓上孩童的喧嘩、椅子拖拉的聲音等等都是擋不住的。不論居住在哪個城市中,夜間九點過後都應該降低製造的聲響。

bottom of page